浏览数量:3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7-10 来源:本站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①从女儿手中接过这本书——《朗读手册》时,我不由地会心一笑。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朗读的重要性,作为一位妈妈,我也从孩子的成长旅途中看到了朗读给她带来无限量的乐趣。
一个平常的下班回家,一进门女儿就从房间里蹦出来,手中拿着《朗读手册》,笑着递到了我手中“呐!这是你要借的书,我帮你借来了。”“谢谢你,亲爱的宝贝!”忙碌的白天过后,终于可以安静下来,开始我的阅读之旅了。这本畅销百万的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诚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我们教孩子去热爱和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书中更多强调的是阅读的动机,就是我们所说的阅读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手册》就是这样一本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渴望,使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的指导宝典。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他用了数十年的时间研究了儿童阅读指导,被评为20世纪80年代对阅读推广最有贡献的八人之一。书中例举了艾林出生第一天起,她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林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林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林已经知道1000个词。罗伯特•艾伦6岁时就成为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3年后,他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那西马丁大学任教。在这些真人事例中,你能否认朗读的无穷魔力吗?
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读书呢?初为父母的家长们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在书中作者做了如下的阐述:“从你拿起第一本书,并且开始读这本书的那天起,你已经在教孩子读书了。大人对待书的一些行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所模仿。”②到孩子多大的时候,就可以停止给他读故事了?双职工的父母每天奔波于单位和家之间,忙完工作再忙家务,混混沌沌一整天,许多人感慨分身无术啊!但是太早停止给孩子阅读,那注定是大错特错。“在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这一种阅读习惯。”
阅读和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两大基石。面对牙牙学语的孩童,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其实,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在通常情况下都必须有个领路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也许有些家长会把孩子送进学校,单方面认为孩子在学校里面,老师会让他们阅读书籍的。可是家长们忽略了在学校老师要面对四五十名孩子,时间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剩下的时间是少之又少。而在家庭中父母呵护一个孩子,当父母大声为其朗读时,孩子内心的反应是和他们在校的学习时感觉不一样的。中国的父母大多认为教孩子阅读是语文老师的事,甚至孩子的学习成绩都是老师的事,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是老师教得不好,似乎与家长无关。请看书中是这样叙述的:在孩子读完八年级时(初中二年级),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总共只有9000小时,在校外的时间却多达95000小时,因此,家长在诘问老师“为什么我们家杰西今年的阅读成绩没有进步”之前,实在有责任反省在家里为什么没有给孩子安排阅读活动?③
一名语文老师仅仅把每册语文书上的内容传授给孩子,事实证明肯定是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的。给孩子们开列书单,甚至有些强迫性规定性的让他们每天空出时间朗读、看书。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要按照规定去做:遵守开车路线、按红绿灯指示走路、遵循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试问有谁会因为这些规定而心生厌恶呢?你若违反后果必将是惨痛的代价,甚至无法挽回。在引导孩子朗读的过程中,逐渐让“规定”美好起来,让孩子们感觉这是一种乐趣。我深有体会:每学期开学给孩子们每人打印一张阅读记录单,规定家长把每天阅读的书目和页数记录下来。一开始发现会有孩子没有签字,得到的反馈答案是“昨天忘记读书了。”或是“妈妈忘记签字了。”没关系,习惯可以养成,坚持最重要。通过一线通、家长会、面谈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告诉家长朗读的重要性,错过孩子黄金阅读时段你可能会毁掉孩子的一生。感谢明理父母们,他们渐渐感觉到阅读的无穷魅力,不再计较书后的价格,不再唠叨又把书给弄坏了,不再心中嘀咕又要买书了,更多的是以身作则。在睡觉前,陪着孩子一同阅读,从一年级时朗读绘本、带拼音读本,渐渐过度到亲子共读;鼓励孩子自由挑选书目,可能就目前现状孩子还不能完全读懂书中的内容;设定阅读时间,由短到长;充分利用手边可读资源——报纸、杂志等等,自乐其中。
从2013年迄今,我慢慢发现孩子们的变化了。下课时,几个女孩子挤在一起头碰头在看一本书;午餐后,饭盒还没来得及收起来,手中就捧着还没看完的书读了起来;午读时间,即使老师不在教室,孩子们依旧安静徜徉在书海里……听到家长告诉我:到了三年级写作文时基本上没有让我们家长费过神;现在孩子一到假期就喊着要去图书馆看书了;在家我们家长也不玩手机了,得给孩子做好表率啊!……是啊!这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好比看电视一事,电视机的发明本身是标志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也没有听说过电视机会损害人类大脑的事例,但是长期依赖电子产品必定会影响孩子的心智、注意力和视力等等。对于孩子来说,看电视是一种不用社交的活动,而阅读则需要与人互动。我们要求孩子是活动的参与者,而不单单只是被动的接受信息。
现在,大多家长都能很好的在家里为孩子安排阅读活动,我好想让所有的家长都来读一读《朗读手册》。当然,作为家长,我会认真地为女儿朗读。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知道得越多,就越聪明。作为教师,要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希望一本本好书吸引着孩子们一页一页读下去,就好像艾瑞•卡尔的《好饿的毛毛虫》一样,让这些爱啃书的毛毛虫们,吃饱长大后就蜕变成美丽的蝴蝶,自由地展示自己那一对美丽的翅膀,翱翔在蓝天之上!
作者:田晓驰
参考文献:
①《阅读的妈妈》 史斯克兰·吉利兰
②《朗读手册》第二章何时开始朗读 P56
③《朗读手册》第五章持续默读:朗读的最佳拍档 P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