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6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5-12 来源:本站
初夏时节,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校园中也回荡起了学生们欢快的笑声,一切都慢慢变得井然有序起来。5月12日,幕府山庄小学又开展了一场德法教研活动。
在这场市级教研活动开始前,我校德法教研组长毛善玲老师,先阐述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教材的解读。
因为这次市级教研活动采取线上会议的模式,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信息组的张元霞主任先对大家进行了基本的操作演示。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我市四位德法骨干老师执教四堂微课,他们各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节课从身边的优秀家庭到熟知的名人介绍,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家风”,联系学生自己的家庭,理解家风的重要性。
第二节课老师从游戏入手,能结合疫情,利用真实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认识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还能结合南京现状,选择视频,看疫情中身边的人是如何遵守秩序的,很容易引起学生共情。
第三节课讲述了学会尊重,讲究规则,尊重公共秩序,自觉自律约定俗成的东西,注重由表及里,由繁到简,大道至简,思维力的提升。
第四节课以课前调查、课后延伸、学生汇报等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体验中认识地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形成关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情感,充分挖掘了课程资源。
第二部分:教材分析
四堂微课分为五六年级两个部分。前两节微课结束后,雨花台区教研员魏晶晶老师为我们解读了五下第一二单元。魏老师说第一单元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目的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第二单元主要是落实法治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
后两节微课结束后建邺区教研员徐静老师为我们解读了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在教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尊重时》要让学生知道不仅要尊重老师,也要尊重社会上普通的劳动者。在教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让学生明白大自然与人类是一种共存的机制。
第三部分,研讨活动
在听完教材解读后,我们栖霞区也在自己的德法群中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把这次教研活动中自己的心得都说了出来。我校陈雅、夏慧两位德法老师,也就自己今天的所得进行了分享。
陈雅:在今天的学习中,通过专家老师们的解读,对于教材内容的解读有很多的收获。我们可以在解构教材的逻辑结构的基础上链接孩子的生活,形成场域影响。收获特别多的是《学会尊重》这一课,在课堂中,老师在介绍钟南山 、屠呦呦这些影响重要的人物以外,还向孩子们介绍了平凡的人物:黄大发。让孩子们感受到平凡中伟大,自发的产生一种尊重感。同时还渗透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心育的方法,引导他们理解 宽容 接纳自己的伙伴,看到生活的美好。
夏慧:听了几位老师的微课,让我受益匪浅。我们都知道德育不是单独的教育,与很多教育不可分割。其中德育与心育的紧密联系,对我们教育孩子有很大的益处。徐老师对于六年级学生心理状态的解读。让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理解、宽容、接纳学生,引导他们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给我启发就是在备课时除了吃透教材外,进行相关学科的渗透,多角度,多方面,融合不同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才是更好的。
在疫情防抗形式下的教学,通过今天的微课学习,我们还要不断适应新形式,不断转变我们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尤其是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更应该要有敏锐的思维,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对学生行为品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综合教育。
审核:毛善玲
摄影:陈雅
记录:陈雅、吴震寰
文字: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