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4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1-04 来源:本站
本期分享人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陈雅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省实验小学。毗邻浩荡大江,背倚苍郁秀山。学校践行行知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励学敏行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励进”教育特色,提出了“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给童年留下温暖的记忆”的办学主张,明晰了“用思想引领发展;用文化浸润校园;用精神凝聚力量;用智慧成就品质”的办学路径,坚守儿童立场,追求教育本真,积极倡导人人都做“励进小先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018年10月18日,幕府山庄小学青年教师“励进百分”俱乐部正式成立。目前,俱乐部共34位成员。俱乐部的活动宗旨是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丰富青年教师业余文化生活。俱乐部活动形式是“励进百分论坛”,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100分钟。活动目标是“百分百!”,活动追求是“向上,至美!”,俱乐部口号是“动起来,有你有我更精彩!”
本期几位个人课题主持人将和大家分享他们做课题的过程中关于文献研究的故事。
课题名称
利用儿童诗促进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研究
文献综述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乐于思考、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儿童诗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分支,是儿童认知世界的一种真实的个性表达。将儿童诗的优势适时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能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促进学生对自我、对世界的正确认知。
关于儿童诗的定义:儿童诗指以儿童为对象的,选择儿童熟知、贴近儿童生活的事物为意象,使用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分行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形式。诗意是人类文化修养的体现,也是道德教育追求的理想之一。孔子曰:小子何莫学诗?诗,可兴;可观;可群;可怨。选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歌的作用非常大,既能够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同时也能够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在童年时代每个孩子都是诗人……唤醒他心灵中充满诗意的创造的生命之泉—这件事情是如此的重要。”
关于生活化教学研究,生活化教学是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要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旨在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融合,运用生活化的案例和实际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让学生利用已经接受理解的知识去进一步感知生活,更好地为未来生活服务。生活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杜威“教育即生活”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之上,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学目标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评价机制生活化等。
关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实践研究,在我国也较多,呈“百花齐放”之势。如湖北省当阳市教研室张光富老师与湖北省当阳市北门小学朱红菊老师对“小学品德生活化”的教学特点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有三个“统一”,即真实性与仿造性的统一、童趣性与教育性的统一、自悟性与启发性的统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唐俊菩提出“让我们的品德教育真正活起来”。他认为生活化课堂要开放地纳入信息资源,由书本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第二是要珍视儿童童年生活的价值,拓宽教学空间。所有参与生活化课堂研究者都有惊人的一致,认为“儿童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要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上去获得精神的体验,在顺归生活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正如鲁洁教授所言—课程是为了生活。
纵观国内外对于德育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将儿童诗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根据前人的理论总结,结合幕小丰富的儿童诗教学资源,摸索出“利用儿童诗促进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的教相关方法、途径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