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28 来源:本站
本期分享人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张璐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省实验小学。毗邻浩荡大江,背倚苍郁秀山。学校践行行知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励学敏行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励进”教育特色,提出了“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给童年留下温暖的记忆”的办学主张,明晰了“用思想引领发展;用文化浸润校园;用精神凝聚力量;用智慧成就品质”的办学路径,坚守儿童立场,追求教育本真,积极倡导人人都做“励进小先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018年10月18日,幕府山庄小学青年教师“励进百分”俱乐部正式成立。目前,俱乐部共34位成员。俱乐部的活动宗旨是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丰富青年教师业余文化生活。俱乐部活动形式是“励进百分论坛”,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100分钟。活动目标是“百分百!”,活动追求是“向上,至美!”,俱乐部口号是“动起来,有你有我更精彩!”
本期几位个人课题主持人将和大家分享他们做课题的过程中关于文献研究的故事。
课题名称
儿童诗课程班本化开发与应用的研究
文献综述
诗歌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歌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诗具有诗歌的共同点:语言凝练、韵律优美、想象丰富。同时它又是儿童的诗,从内容到形式都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因为诗是美的载体一一形式美、音韵美、意境美、想象上的新颖独特的美。所以,儿童诗教学的过程就是在生活中发现美、捕捉美、享受美、创作美的过程。
(1)儿童诗的定义。儿童诗是儿童文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体裁,是儿童人生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作品。方卫平等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中对儿童诗的定义是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以优美的韵律和凝练的语言抒写儿童情趣和心声,并与儿童的理解水平、接受能为和心理特点相适应的诗。
(2)儿童诗的艺术特质。魏倩通过对儿童诗教学内容的研究,对儿童诗的艺术特质的界定归纳整合,认为,儿童诗有以下几点艺术特质:一、儿童诗是以儿童为本位的,具有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欢跃的童心,优美的语言。二、儿童诗具有“独白”的性质,区别于儿歌,既可朗诵,也适宜默读。三、儿童诗中的“意象”可视可感,能够托物言志。四、儿童诗中运用修辞不限于比喻、拟人、借代、谐音法、双关法等,想象力是最好的修辞方式。
(3)关于班本课程的研究。成尚荣先生在《班本课程的存在价值、准确定位与合理开发》提出所谓广义班本课程,是指所有课程的班本实施,准确地说,这些课程其实都是班本化实施,因为,课程最终是落实在班级中的。所谓狭义班本课程,是指班级单独开发的课程。显然,广义班本课程量大,而狭义班本课程量小,但它更具特色,更有意蕴。广义与狭义班本课程的结合,形成了班级特有的课程景象,进而形成丰富的班级文化气象。
(4)关于儿童诗教学的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关于儿童诗教学的研究,台湾比较早,也比较多。相对来说,内地童诗教学研究要迟一些,研究的也比较少。浙江、上海有几所学校曾有过研究,也取得一定的成果。在我国的台湾地区,七十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学校中的儿童诗教育。那些从事诗教的老师如黄基博、林武宪等人不但指导孩子写出了大量清纯、质朴的诗作,而且自己也成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大陆的邱易东也在八十年代后期尝试诗教。九十年代后,在诗人圣野、黄亦波的大力倡导、大声疾呼和精心培育下,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一大批学校参与儿童诗教学,其中的浙江宁波宁海实验小学、浙江金华环城小学、上海杭州路一小等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儿童诗的定义、儿童诗的艺术特质、班本课程以及儿童诗教学的研究等内容,而这也为本课题的撰写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但从收集的文献资料来看,我们目前缺少对儿童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所以造成一方面是儿童诗课程资源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老师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儿童诗课程资源未被挖掘出来,不能及时地被转化和进入小学课程。鉴于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