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励进幕小·微项目研究】循环日记——幕府山庄小学“励之韵”教师团队微项目研究第一季(05)

浏览数量:3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2-28      来源:本站

幕府山庄小学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江苏省实验小学。学校在整整2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顺应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呼唤,基于行知思想的文化传承,借力区域教育的转型发展,借智燕小教育集团的高位引领,不断凝练学校校名中蕴含的文化意蕴,探寻内涵发展的品质追求,深度推进了“童心励进”学校特色构建,并从“心”出发,以“责任、和谐、唤醒、欣赏”为核心要素,形成以文化熏陶人、影响人、引导人、感召人的教师管理体系,遵循“整体性推进、差异性成长、个性化展示”的思路,着力赋能教师“一韵两部两坛”成长梯队建设,让教师在文化认同中逐步走向文化自觉,实现进阶性成长。

 “一韵”即“励之韵”教师团队,由学校老中青优秀教师代表组成,涵盖了学校各学科的优秀教师,专业能力强,通过建立“导师制”,采用微项目研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一季共有10个微项目分别在暑假期间开展了线上研讨活动,下面就与大家一起分享线上微项目研究的智慧与成果。

本期分享:循环日记

循环日记是循序渐进训练写作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分组循环,以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的方式来增进写作意识提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导师邹玲娣校长的带领下,本组成员对第一个问题展开了讨论: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也是语文教师最头疼的一块,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真正乐于表达呢?老师们认为应该建立自评、互评的制度,学生们组内交换阅读,发表评价,也是对阅读分析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可以通过班级群、微信群、朋友圈、美篇、班级展示区、家长开放日、口头陈述等多种平台进行“优秀”日记展示,假以时日,教师会感到有一种成就感,学生也会在内心生成莫大的成就感,这样一来,师生便会基于共同的不懈的“循环”追求,而产生一种持久的习作动力。导师邹玲娣校长指出:应该引领学生经历学校生活,好的校园环境,一草一木都有思想,一山一水都会讲话,一墙一景都是文章,学校的“励进八景”及与劳育、美育、体育相关的活动基地让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这些资源都是写作素材,可以让学生去品味生活的丰富,去积淀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接着,邹校长为大家呈现了一组过去学生的《循环日记》的作品图片,让大家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吴雨轩老师提到:循环日记所创建的氛围是最为可贵的地方,学生在这个环境里,愿意去读,去体会,去分享,去思考怎样去生活中探寻美,在有了浓厚的兴趣并积极投入以后,一个学风浓郁的写作学习环境已经建成。王佳婧老师说:我眼前一亮,原来学生的循环日记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其实这就是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生活写照,及时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吴震寰老师说:刚刚欣赏了一组循环日记的作品,我有三个感受,第一个感受是“美”,语言美,图画美,书写美。第二个感受是“真”,情感真,评价真,内容真。第三个感受是“趣”,那篇《我的“霉”女老妈》写的真的太有趣了。邹校说,正因如此,接下来,准备在全校进行推进。

既然要在全校推进,就一定要有具体方案,老师们提出:本学期,要借助集体备课商讨出具体的方案。步子一步步迈,但要稳当,包括分组,选题,怎么指导学生学习组内自评互评,都需要花大量时间,我们可以在实践中摸索前进。邹校说,为了让循环日记的推进更有时效性,下学期我们的励进杯课的主题就是习作讲评课。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所务,唯在启发导引,使学生逐步增益其智能,展卷而自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总之,循环日记是自主的,多样的,教师要从解放学生思维,打开学生心灵闸门中,给予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来表达情感,让学生从循环日记中,与其他学生一起分享写作的乐趣,一起体验成长的幸福。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