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6-12 来源:本站
不知不觉梅雨季已经到来,天气时晴时雨,至慧十人坛的教科研热情却一如既往。
本周老师们观看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彦明老师在CCTalk栖霞教科研大讲堂主讲的《教学设计模式》专题,聆听专家的精准解读教学模式的分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每一位老师都认真聆听了讲座,并及时撰写学习心得。
穆文杰老师说:“将教学过程比作烹饪,那教学设计就是下厨攻略,是一个科学严谨系统全面的菜谱。教学设计将理论转换成对教学过程的具体计划,体现教与学的过程和程序,按照这个过程和程序进行就能保证教学效率。就像按照菜谱里写的做菜绝对不会翻车,最大程度保证了做菜的成功率。教学设计能增强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就像菜谱能系统地指导一个人怎样做出一道好菜。”
吴雨轩老师说:“加涅认为,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学习结果,必须讲求教学环境的计划,而有计划的教学必须采取科学的设计原理。理想中地教育成果,是需要在根处就合理安排的,即教育目标确立后,教学设计时对于教学环境的安排和创造。可能是一种课外积累,可能是一种系统环节,可能是一种学习氛围,也可能是贴合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塑造的教学情境。从环境到过程到结果,应是一条线上的有机整体,而这个整体的创建需要源于科学理论。”
盛月老师说:“王老师介绍最好的模式应该是: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利用——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每一个阶段都呈现可修改的状态。因为这个模式基本上回答了几个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效果如何。确实,不论教学模式如何变化,教学模式如何多,最根本的就应该解决这四个问题。”
王梦云老师说:“ 谈及模式,我们总是心生畏惧,认为它是远离日常教学实践的一种高大上的概念。今天的课堂上,王博士为我们提纲挈领地介绍了国内外的教学模式,让我对教学模式的分类有了大概的了解,更促使我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适合我自己和我的学生。王博士在讲座中,详细叙述了以“教”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两类模式,各有各的教学设计流程与优缺点。最后,他提炼了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这对我目前的教学实践意义最为重大。”
张清老师说:“教学设计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能是一以贯之。因为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每个时间段的孩子都有那个时代赋予的特有的烙印,受教育人在不断变化,所以教学模式必然会跟着随之有不同的调整。甚至是,在我看来,这个教学设计的模式还有种“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意味,就是可能这种教学设计的模式在A学校实行得很好,有很好的效果,但B学校全部拿去生搬硬套,也许不见得有同样的效果。”
常倩倩老师说:“ 通俗来说,教学设计的模式是为了说明教学系统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国内外对于教学设计的模式是多样化的,他们的提出者包括驰名中外的教育专家如:创设系统分析模式的教育鼻祖加涅,行为主义——ID1模式提出者肯普,首次将教学设计的模式分成三大板块的史密斯-雷根,格拉齐-埃利等等,每一个当代教育名家也同样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模式,甚至,每一所基层学校都提出具有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我想每一种模式的存在都是因地制宜的,即根据不同时代中人民对于教育的诉求并结合各个学校甚至各个教师自身所带班级和个人特色思想等诸多因素融合后形成的。”
俞蕾老师说:“王博士介绍了一些国内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成功经验,比如山东杜郎口“10+35”模式、山东昌乐二中“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江苏洋思中学教学模式、沈阳立人学校整体教学系统“124"模式。由此,我想到了我校的“一线五环”教学模式。它包括常规积累、开放式导入、核心过程推进、拓展延伸、练习巩固五个方面。小先生制也是我校的教学特色。我之前在教学二年级《云房子》时,读书小先生的示范性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怎样读书才叫会读书。后来,我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设计了比一比、赛一赛环节,激发学生想要读好书的欲望。小先生们一个比一个棒!”
郭娜老师说:“在课程的后半段,王博士告诉我们无论采用哪个教学模式你都要围绕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效果如何”的基本点上。是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将这个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思路,而这也让我想到了疫情期间自己关于“晓黑板”打卡的一篇教学案例,正是围绕着这个主线进行的,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秉持这样的教学思想。”
吴震寰老师说:“通过对自己日常教学的反思,我发现自己对于形成性评价还是比较重视的,就好比在教学《祖先的摇篮》这一课时,出现了“一望无际”这个词语,我先带着孩子结合图片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再点名让孩子起来阅读,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如此一来,孩子们的朗读一个比一个好,我认为有形成性评价的课堂是精彩而生动的。但是我发现自己很少进行总结性的评价,这就是我今后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就好比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的训练,我都是针对站起来说的孩子进行个别评价,没有进行总体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对于到底该怎么说,就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于一些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总结性的评价,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疏漏。”
周文昕老师说:“王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多种干货,但作为一名工作两年的科学教师,我到底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模式呢?王老师的讲述后,我对此进行了反思,一份好的设计,一节好课,首先基于我自己花时间的分析。对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深度分析,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课标的分析,对教材每一个环节的分析,当这些分析做透彻后,很多答案自然而然就浮现出来了,我需要去想清楚,我的一节课“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效果如何”,这样我自己才可以得到很好的成长。”
至真科研,至慧十人。我们,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