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励进幕小】《励进百分·止于至善》第三季·悦读遇见童心·第1期

浏览数量:3     作者:吴雨轩     发布时间: 2020-03-09      来源:本站

本期分享人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吴雨轩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省实验小学。毗邻浩荡大江,背倚苍郁秀山。学校践行行知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励学敏行 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励进”教育特色,提出了“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给童年留下温暖的记忆”的办学主张,明晰了“用思想引领发展;用文化浸润校园;用精神凝聚力量;用智慧成就品质”的办学路径,坚守儿童立场,追求教育本真,积极倡导人人都做“励进小先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018年10月18日,幕府山庄小学青年教师“励进百分”俱乐部正式成立。目前,俱乐部共34位成员。俱乐部的活动宗旨是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丰富青年教师业余文化生活。俱乐部活动形式是“励进百分论坛”,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100分钟。活动目标是“百分百!”,活动追求是“向上,至美!”,俱乐部口号是“动起来,有你有我更精彩!”。

本期分享人——吴雨轩。

       他与孩子们的共读书目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

好书看点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且听师说

        说起«西游记»,想必不用我费口舌介绍,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之一,也一定是其中孩子最熟悉的一部。其中的许多故事,相信没看过原著的孩子也能耳熟能详,头头是道。今天推荐这本书,因为我觉得它是孩子走向世界名著领域的大门。

       作者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世界。在这里,环境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形象多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故事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降妖除怪,祭宝斗法。作者将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造就了一个大象万千的神话世界,却又不同于传统远古神话,故事中处处有现实社会的影子,或含生活的真理。那富丽堂皇、至高无上的天宫,就像人间朝廷在天上的造影;那等级森严、昏庸无能的仙卿,使人想起当朝的百官;扫荡横行霸道、凶残暴虐的妖魔,隐喻着铲除社会恶势力的愿望;歌颂升天入地、无拘无束的生活,也寄托着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整部小说在极幻之文中,含有极真之情;在极夸张之事中,寓有极真之理。

        孩子看故事识人物,不免于“脸谱化”的特点,如提到孙悟空便是“嫉恶如仇”,提到唐三藏便是“慈悲心软”。其实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复杂、饱满、丰富,既有典型化的特征,又有其独特的人性人情,富有市井气息,充满了真实感。就拿孙悟空来说,小说中又有别名叫“心猿”,一个比喻躁动心灵的宗教用语,可谓是用心明确了,西天取经的旅途正是“心猿归正”的道路。悟空是中华文化中最典型的叛逆者形象,刚出世不久,便“不想受老天之气,不伏麒麟辖,不负凤凰管,又不负人间王位拘束,自由自在。”当他发现自己的寿命受管与阎王时,又拜师学道,习得本领,大闹阴曹,勾生死簿。后来大闹天宫,原因是“玉帝轻贤”,更是发出了“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极端强调个人价值的声音。大圣的形象是自我的,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但极端的自由超脱了规则的界限,就算是大圣也不免轻而易举地被击败。故事却没有结束,历经五百年的静心与取经路上的修心,铸造了更鲜明的猴王形象。他在取经过程中,任然保持着桀骜不驯的特点,作为一个皈依佛门的和尚,却还要把闯地府、闹天宫当做光荣历史夸耀;对于拘束、收管他的紧箍,则念念不忘能“脱下来,打得粉碎”,还是一样的反对束缚,尊重自我,向往自由,具有强烈的个性精神。但他毕竟不同于先前的齐天大圣,身上有着西天取经的使命。取经,是一种事业,亦是一种理想,为此理想,他不惜翻山越岭,擒魔捉怪,吃尽辛苦,排除万难,即使被人误解,也还是“身回水帘洞,心系取经僧”这种为理想的献身精神,也是悟空的重要性格特征。当然,在险恶的八十一难中,悟空更多是作为一个解除磨难的英雄出现的,在他眼里,没有过不去的险阻,没有降不住的妖魔,总能顽强拼搏,逢凶化吉,对机应变,智勇双全。悟空的这种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与其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到底的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个性精神相结合,成了一个有个性、有理想、有魄力的人性美的象征,呈现出独特的光彩。而事实上,他的那种英雄风采,正是明代中后期人们普遍追求的人性美,《西游记》以游戏之笔呼唤这样的英雄。

        通篇《西游记》,塑造了很多这样丰满的形象,把物性赋予人,把人性赋予神,造就了一个真实生动,幻中存真的奇妙世界。阅读《西游》,体会华丽的语言之美;认识真实饱满的形色人物;见识瑰丽奇幻的磅礴想象;品味历久弥坚的传统文化。这本书是文艺史上的大师之作,更是中华文化的民族图腾。在其间肆意遨游,是学习,也是享受。

幕童佳话

       山外的山最终还是压在了孙悟空的身上,这座山不仅压在了孙悟空的身上,还压在了他的心上,一度的蛮横无理到底还是害了悟空自己,他不管怎么样都是一个失败者,对于自傲的他来说,这是一种耻辱,一种堕落。

        但也许他会感谢如来佛祖,感谢他对自己的教诲。在他无计可施的那一刹那,他终于知道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漫长的五百年之中,他在极度的后悔中煎熬,也就是在这种痛苦中,他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坚持。

       有时候,学会坚持,就是一种成熟。在潜移默化中,性格顽劣的孙悟空懂得了永不言弃,不再莽撞。

——四(3)班悦读小先生  汪致远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五人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取到了真经,这其中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保护唐僧。沙僧呢,什么脏活累活都是他干,其中孙悟空就是一个代表,他神通广大,火眼金睛,一路打败各种妖魔鬼怪,保护唐僧取到真经,他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如说他不畏困难,还有他保护唐僧,忠心耿耿等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取得真经的路上是困难的,就像成功一样,在成功之路上必定会有许多坎坷,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四(3)班悦读小先生 张练羽

文字:吴雨轩

审核:赵仁菊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