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励进幕小】《龙吟幕小·舞动风华》系列之三——持龙的技法

浏览数量:138     作者:叶明生     发布时间: 2020-03-02      来源:本站

��叶老师与龙


     叶老师与龙

      叶明生,毕业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1989年8月参加工作。现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工会主席,语文教师。先后多次获得“栖霞区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教学先进个人”“区优秀青蓝工程”等荣誉称号。幕府山庄小学 “东方红舞龙队”的领头人。

      参与•吸引 

      2007年,学校聘请了“栖霞龙舞”非遗传承人张桂娣教练,组建了八支“小龙人”舞龙队。在“栖霞区第七届运动会”上,我校的八条小龙与大龙配合,完成了《九龙图》的表演,首演精彩纷呈!后来“小龙人”舞龙队还应邀参加了南京青奥会、南京的青亚会。作为一直陪伴舞龙训练的叶老师,目睹着孩子们炙热的舞龙情节,也被深深吸引。

      投入•热爱 

      2018年12月26日,幕小的教师舞龙队正式成立。我们师从“娃娃龙”,孩子们个个争做“小先生”,倾囊相授舞龙的技巧。很快,我们就能把龙舞得圆润顺畅、灵活多变。舞龙的美表现在节奏快、强度高,。表演过程中,龙的辗转腾挪、游弋穿行与舞龙人的热情奔放、强力表现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从而给观众留下了“天人合一”的震撼之美,也让我们舞龙人的意志力得到磨练。

      坚守•迷恋 

      2018年,叶老师成为教师舞龙队的龙头。作为龙头,叶老师掌控着表演的节奏,是场上的指挥官。龙行进的方向、路线,动作的开始、结束,与龙身、龙尾的配合,让整支队伍充满ì凝聚力。 这一切都考验着我们的体力、耐力以及对美的追求,汗水浇灌成功之花,激情融入龙舞演绎,我们的队伍也逐步走向成熟。

      回眸•精彩

      自“东方红舞龙队”成立以来,我们参加了许多场表演。19年的“六一”,与娃娃龙合作的《飞龙在天》开场舞,赢得了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19年活动频繁,我们的《龙舞欢腾闹新春》参加了片文艺汇演的开场表演,随后我们走出校园,参加了南京市老年春晚海选,最后成功晋级参加了“江苏省老年春晚”的开场表演,并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叶老师语:

      人们常说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有志者事竟成”,成功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我相信,我的坚持,大家的支持,一定会让我们人人动起来,做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幕小人!

��叶老师说持龙技法

��舞龙运动概述


  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广袤土地,被称为“龙的故乡”。中华儿女,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华夏民族勤劳、勇敢、奋进、坚毅、拼搏精神的象征。

       上下数千年,龙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与积淀。

      舞龙运动是指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我,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游、穿、腾、跃、翻滚、袖、缠、组图造型动作和套式,充分展示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舞龙器材介绍及舞动要求

      1.龙珠

      球体直径0.33m-0.35m,杆高不低于1.7m。

      舞龙珠者须双眼注视龙珠,环视龙及周边情况变化;与龙头协调配合,保持1m左右距离;龙珠应不停转动。


      2.龙头

      重量不得少于3kg,龙头(含杆高)不低于1.85m。

      龙头要求:1.紧随龙珠,与龙珠协调配合。2.刚劲有力、节奏分明。3.舞动时不能碰擦龙身及舞龙者。

      3.龙身

      龙身为封闭式圆筒型,龙身杆高(含龙身直径)不低于1.6m,两杆之间距离大致相等。

      舞龙身者切不可露把,以免刮伤队友;舞动时龙身要保持原画人、顺畅;龙身不能触地、脱节、打折。

      1.持龙珠方法

      龙珠为龙队的指挥者,在鼓乐伴奏下,引导龙完成游、穿、腾、跃、翻、滚、戏、缠、组图造型等动作。

      2.持龙头方法

      龙头为龙队的领导者额,紧随龙珠移动,带领全队完成各种动作,展现龙的威武壮观。

      3.持龙把方法

     持龙把者为整个动作的完成者,随时保持龙形、龙貌,展现龙的精神风貌。

      4.持龙尾方法

      持龙尾者轻巧灵活,反应敏捷,随时保持龙尾的摆动,体现龙的生气与活力。

��龙把基本握法及要求

1.正常把

      双手持把,左(或右)臂微弯曲,一手握于把位末端与胸同高,异侧手手臂伸直,握于把的上端。

      2.滑把

      一手握把端不动,另一手上下滑动。

      3.换把

      结合滑把动作,在滑动手接近固定手时,双手交换,滑动手变固定手,固定手变滑动手。

      不知不觉,“龙吟幕小 舞动风华”已经做到第三期,感觉舞龙文化博大精深,我愿让大家从我的介绍中汲取我国传统舞龙文化的精髓,唤起每一位炎黄子孙的民族意识,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