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进幕小】《励进百分·止于至善》第二季·寒假阅读防“疫”战·第3期——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
浏览数量:21
作者:王瑶
发布时间: 2020-02-06
来源:本站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省实验小学。毗邻浩荡大江,背倚苍郁秀山。学校践行行知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励学敏行 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励进”教育特色,提出了“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给童年留下温暖的记忆”的办学主张,明晰了“用思想引领发展;用文化浸润校园;用精神凝聚力量;用智慧成就品质”的办学路径,坚守儿童立场,追求教育本真,积极倡导人人都做“励进小先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018年10月18日,幕府山庄小学青年教师“励进百分”俱乐部正式成立。目前,俱乐部共34位成员。俱乐部的活动宗旨是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丰富青年教师业余文化生活。俱乐部活动形式是“励进百分论坛”,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100分钟。活动目标是“百分百!”,活动追求是“向上,至美!”,俱乐部口号是“动起来,有你有我更精彩!”。
本季我们将分享这个特殊寒假里的阅读防“疫”战的故事。
延时开学 阅读不止
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假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根据省市区要求,学校决定延迟开学。虽然开学延时了,但是我校的青年教师们仍然每天坚持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阅读分享会
本期我与大家分享的好书是《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
朱光潜,字孟实,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在上海与叶圣陶、胡愈之、夏衍、夏丏尊、丰子恺等成立立达学会,创办立达学园,广泛进行新型教育的改革试验,倡导教育的自由独立。主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谈美》等。
《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是朱老师谈人生之好、生命之美的随笔集。文章内容来源于生活、体验于生活、收获于生活,他坚信美的重要,相信要人心净化,先要人生美化。书中的字字句句让人感受到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正反黑白都相对于平衡而看,云淡风轻似乎才是生活的追求。
朱老师说: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一半得之于感受。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我们每当愁苦无聊时,费一点功夫来欣赏艺术作品或自然风景,满腹的牢骚就马上烟消云散了……
句句充满智慧、句句皆可领会,用佛家语言理解: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朱老用大众都明白的道理诉说出了人生哲理。
对于美的认知,朱老师认为:一切美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求知、想好、爱美,三者都是人类天性;人生来就有真善美的需要,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
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都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慢慢浸染沉淀出来。拥有了审美意识,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体验感受,才能升华生活中的美。
审美的途径有很多,音乐、美术、舞蹈皆可得。如音乐的美育功能就是先从培养能感受美的耳朵开始。大自然中的生物也能发出它自己特有的声音。例如,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蛙儿在池塘咕咕瓜瓜,虫儿在草丛吱吱蝈蝈,就连树叶也会随风稀稀疏疏……学会聆听、懂得欣赏,才能有所感受,对事物做出判断、分辨、理解与想象,从而审美情感、陶冶情操。
因为对美感建立的意识,让情感的表达和传递也具有了美的意义,音乐所能带来的双面效应既能收纳情感也能传达感情,当聆听的耳朵接受到讯息,就产生了共情,而人与人之间的共情让社会有了流动性的交流,或乐己乐人,或感同身受。《乐记·乐本篇》指出:“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客怨之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既然音乐艺术是对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生活和人们心中情感的表现,因而通过音乐美育,能深刻地了解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并且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崇高理想的挚着追求。
朱老师在第二章中谈到美感教育要趁早,也就是说,人之初性本善,音乐等艺术的美育教育对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重要作用。
音乐研究好了,心灵可以得到和谐。朱老认为音乐就像是人类的天性,就如我前面写到的大自然中生物发出的声音,是本能的一种表现,抛开了本能就是反自然的现象,就如丢失本心,遇到苦闷哀伤只会憋闷于心中,失去了号召力影响力,情感也无法表达。
国难当头,田汉在悲愤中写下词句,聂耳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发现田汉所做词句,感同身受,为其谱上旋律,这就有了《义勇军进行曲》,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民族危机迫在眉睫,传递出了民族精神与情感,感染了每一个被欺压的中国人要为祖国而战斗。因为歌曲中透露出的强烈爱国情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直到现在,每当音乐的前奏响起,历史的画面就会浮现在眼前,让我们时刻牢记,要让祖国国富民强,不能再重蹈覆辙;当我们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手握奖杯,流着眼泪唱着国歌,让每一个摇旗呐喊的人都能感受到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并为之骄傲;当每一次的太空探险成功的那一刻,最能表现人民心情的也是国歌音乐响起时,人们通过歌曲的传唱,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为祖国繁荣昌盛而感到自豪!
正如朱老师所言:音乐不仅是最原始最普遍的艺术,而且是最完美的艺术,可以普及深入一般民众,从根本上陶冶人的性格。如果美育是教育中一项要目,美育的最好工具就应该是音乐。音乐使我们畅快。这里没有分别界限,没有恩仇迎拒,我们同是一个阳光煦育的兄弟姊妹,我们皆大欢喜。
在所有艺术形式中音乐是表现最直接、感受也最直接的。也许我们不懂得他国文字语言,但只要旋律出来,通过耳朵的直接聆听、体验,一样可以感受到音乐中透露出的情绪情感,这也是音乐能作为心理治疗方式之一的原因。从健康方面看来,它也起到了净化心灵的作用。朱老也从:表现,感动,感化三个层面讲述音乐对人生的功用。不得不说每一层都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值得读者多细细品读、感悟。
读到这里,联系到教学中我也多是从朱老师提到的几点出发,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解放天性,使学生从本能中获得快乐,从音乐中获得成长。
由于疫情的原因,被迫留在家中,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每个人都要团结一心对抗疫情。暂时离开了教室,我会推荐学生在家学习之余,多听听音乐,唱唱歌,只有有了反复的体验,才能有所感受,有所思考,有所想象,在这漫长的假期中有所沉淀为创造和丰富自我人生做努力。这也是朱老师所提倡的“怡情养性”,也就是坚信美的重要,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在小学阶段,学生还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音乐,最基础的从听唱开始,音乐选择多样性不单一或定向,在教学中我会发现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广,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他们并不会,甚至不知道,缺乏音乐的熏陶,上课时情绪就会表现出急躁不稳定,性格冷漠,行为举止不端正,没有责任感与羞耻感。
尝试多听民族音乐对自己国家的音乐有初步认知了解,高年级的孩子要基本熟悉;还可以选择聆听西方音乐,风格体裁可以多样性,锻炼欣赏能力。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了解民风民俗、历史背景小故事等,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增长知识。
慢慢走啊,欣赏啊,人生最要紧的是“明”,是“觉”,是佛家所说“大圆镜智”。若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人生也算修得圆满。
嘉宾点评台
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人生,就是要赋予生命美的品质。王瑶老师推荐的这本散文集《慢慢走啊去过美的人生》是美学大师朱光潜谈美的人生的随笔。他说人生,谈修养,聊理想,写友人旧事,有人生的智慧,也有对人性了解的深广。人生之美,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领略。一草一木,皆有风味。 朱光潜在这本散文集中所表现的美学通俗亲切,平易近人,他的美学思想自成一家,但并不将理论奉为金科玉律,而是把人生哲理与艺术的妙谛结合成一片片优美的散文,他让所有人读能读懂美,都能感受美。宅在家里的时刻,愿你轻轻捧起一本书,读美、懂美、学美,美好自我,美好人生。
——本期点评嘉宾:王婷
温馨提醒
防疫小贴士来啦!
幕府山庄小学温馨提醒您:
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集,
共同抗疫,需要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