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励进幕小 教学前沿】立足数学实验 促进“做思共生”——幕府山庄小学数学教研组系列活动一

浏览数量: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2-29      来源:本站

数学实验是通过动手动脑“做”数学的一种学习活动,是一种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次接触“数学实验”这个概念,大家都觉得新奇又陌生,所以幕府山庄小学数学教研组组织了数学老师进行理论学习。我们主要学习了《“做数学”视角下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探究》《创新数学实验组织促进学生做思共生》《做思融通 通向小学数学实验课堂的有效路径》。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案例,老师们能很快对“数学实验”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下是他们的一些学习心得。

励进幕小数学报道1_html_7954fd94.jpg

刘晓东老师:

做思共生”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在学习活动中“做”与“思”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以下是对“做思共生”的详细理解:

做”的含义:“做”主要是指可观(测)性强的科学活动,这些活动侧重于动手操作与亲身经历。比如有意识地观察、有目的地搜集信息、实地现场考察、智趣科学游戏、长周期地饲养种植、有准备地访问参观、仿真型模拟实验、智力型科技创新等。

在学习过程中,“做”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这种过程不仅限于物理操作,还包括了通过感官体验、互动参与和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学习内容。

思”的含义:“思”主要是指可观(测)性弱的科学活动,侧重于动脑思考与反复对照。这些活动包括“做”前研究问题的提出、行为结果的假设、活动方案的制订等,“做”中行为变量的控制、行为现象与数据的梳理等,“做”后基于实证的分析与归纳、反思与提炼等。

思”是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反思和应用的过程。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要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做”与“思”的共生关系:

做思共生”强调“做”与“思”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在学习活动中,“做”是“思”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而“思”则是“做”的指导和升华,通过深度思考和反思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和抽象思维。


朱小华老师:

数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探索活动,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

数学实验可以定义为: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下,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如计算机系统、数学软件等),在典型的实验环境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为了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检验某个数学猜想或解决某类数学问题。

数学实验的功效

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亲手操作和实践,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数学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总结,这些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制作性数学实验和计算机模拟数学实验中,学生需要不断地尝试、调整和创新,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通过本次的理论学习,老师们对“数学实验”都有了一定的理解,相信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能将这份理解融入到自己的教学里,助力学生更好的发展。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