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励进幕小 教学前沿】探秘时间魔法!二年级《时、分、秒》作业设计让数学与生活无缝衔接 ——幕府山庄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

浏览数量: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4-17      来源:本站

2025 4  17 日,在幕府山庄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中,朱小华老师就二年级第二单元《时、分、秒》作业设计进行汇报,展示了一套将时间认知转化为趣味探索的创新方案。该设计以 “时间” 为主题,通过基础巩固、挑战提升和拓展实践三个层次,引领学生从认识钟表迈向时间管理的生活应用,甫一亮相便引发教研团队热议。


 

 

 

 

 

 

 

 

 

 

 

 

 

 

 

 

·三维目标引领作业设计,构建素养培养坐标系

在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下,朱小华老师 “知识 - 能力 - 素养” 三维框架为锚点,精准对接教学目标。知识层面聚焦钟面结构认知、单位换算(1 = 60 分、1 = 60 秒)及时刻计算;能力层面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时间量感,如让学生体会 “1 分钟跳绳” 的时长;素养层面则渗透珍惜时间、合作探究的意识,例如 “周末时间馅饼” 任务要求学生用圆形纸板规划作息,将数学与生活规划深度融合。

与之匹配的评价体系颇具创新性:知识评价设定 “钟面认读正确率≥85%” 等量化标准;能力评价关注 “指针绘制误差≤1 小格” 的操作精度;素养评价则通过 “镜面时间反推真实时间” 等任务,考察学生逆向思维与空间观念,形成全方位的成长评估维度。

·分层架构:从知识到素养的进阶路径

作业设计打破传统习题模式,以 “基础 - 提高 - 拓展” 三级架构实现梯度培养。基础篇通过 “分针从 3 走到 9 经过多少分钟” 等题目,将钟面知识与乘法思维结合;提高篇设置 “图书馆之谜” 推理任务,学生需结合生活经验排除不合理时间选项,强化逻辑分析能力;拓展篇则化身 “时间魔法课堂”,“镜子里的秘密” 任务融合科学镜像原理,让学生通过实操破译真实时间,“1 分钟挑战赛” 以录制视频的形式,将体育锻炼与时间感知结合,实现跨学科知识迁移。

值得关注的是,拓展篇的 “时间馅饼” 任务将统计意识与美育结合,学生用彩色纸板制作 “时间披萨”,直观呈现周末时间分配;“家庭物品搜查令” 则引导学生寻找电饭煲(分钟计时)、闹钟(秒计时)等生活中的时间载体,使抽象概念具象化。

·趣味任务激活时间认知,家校协同延伸学习场域

从反馈数据看,学生参与热情高涨。1 分钟摸高”“1 分钟计算” 等挑战赛中,95% 以上学生能准确描述时间感受;“时间馅饼” 作业里,孩子们用扇形统计图规划学习、游戏时间,部分作品被选为班级文化墙展示;家庭任务中,学生通过照片、手账记录不同时间单位的电器,构建起 “数学即生活” 的认知框架。

“当孩子拿着镜子研究钟面时,我发现数学不再是课本上的数字,而是能玩起来的魔法。” 一位家长在反馈中写道。这种 “做中学” 的模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 “镜面时间 + 真实时间 = 12:00” 的规律,更通过亲子互动强化了时间管理意识。

·实践反馈与优化思考:在反思中迭代设计

在肯定分层设计、跨学科整合等优势的同时,团队也直面挑战:针对低年级学生对镜面时间理解的困难,计划增加镜像钟面范例卡;考虑到部分家庭缺乏拍摄设备,为实践任务设计 “家庭记录表” 替代方案,确保作业参与的公平性。

“时间不仅是钟表上的数字,更是生活中的伙伴。” 朱小华老师在汇报中强调,该设计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 “魔法师” 般的任务,既爱上数学思维的乐趣,又建立 “珍惜时间” 的生活哲学。据悉,该套作业设计已纳入学校 “学科实践活动库”,即将在各年级推广时间主题的跨学科学习,持续探索素养导向的作业改革路径。

此次汇报不仅呈现了一份匠心独具的作业设计,更勾勒出我校 “让数学走进生活” 的教研方向 —— 当钟面指针与孩子的实践活动、生活规划产生共振,知识便有了生长的温度,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落地生根。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