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分享人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王世煜
浏览数量:19 作者:王世煜 发布时间: 2020-02-16 来源:本站
本期分享人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王世煜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始建于2000年,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省实验小学。毗邻浩荡大江,背倚苍郁秀山。学校践行行知教育思想,坚持“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励学敏行 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励进”教育特色,提出了“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给童年留下温暖的记忆”的办学主张,明晰了“用思想引领发展;用文化浸润校园;用精神凝聚力量;用智慧成就品质”的办学路径,坚守儿童立场,追求教育本真,积极倡导人人都做“励进小先生”,“每天进步一点点”,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2018年10月18日,幕府山庄小学青年教师“励进百分”俱乐部正式成立。目前,俱乐部共34位成员。俱乐部的活动宗旨是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丰富青年教师业余文化生活。俱乐部活动形式是“励进百分论坛”,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每次活动时间100分钟。活动目标是“百分百!”,活动追求是“向上,至美!”,俱乐部口号是“动起来,有你有我更精彩!”。
本季我们将分享这个特殊寒假里的阅读防“疫”战的故事。
延时开学 阅读不止
2020年的寒假是一个特殊的假期,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根据省市区要求,学校决定延迟开学。虽然开学延时了,但是我校的青年教师们仍然每天坚持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阅读分享 智慧同行
虽然疫情来势汹汹,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相信不久就能听到胜利的号角。在这段时期,我想学习不能因此而停下脚步。首先,只有不断学习才无愧“教师”。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如何利用好这个“特殊”的剩余假期。不读书无以为师,于是我趁着寒假研读了《未来的学校》,学习里面的教育理论。
习惯于看书名来预设书的内容,想着无非就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ipad等电子设备“飞入寻常百姓家”,教学实现线上一体化云云,然而并非如此。
“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怎么将过时的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怎样去做更好的事情。”只此一句便让我有如醍醐灌顶,豁然清醒。“怎么将过时的事情做得更好”,是啊,无论借助多少电子设备,教育的内核不变,做什么都只会让学生和老师都更加身心俱疲。
“未来的学校,到底还是什么样子呢?”越往下看,愈加感同身受,更新的不该只是教育设备,而是教育工作者的思想。
未来的教育应当让每个孩子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管在此时此刻谈教育公平并不现实,因为社会阶层造成的教育资源鸿沟是普通人无法跨越的。但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未来的学校就是我们有可能通过努力让希望变成现实的成品。国家和社会一直在努力,希望工程花开遍地,关于义务制教育年限的讨论无休无止,社会焦点中教育这一话题从来不会缺席。证明只要找准了方向,书中所构建的未来学校并不是天方夜谭。
未来的教育应当发掘并尊重孩子的潜能。伯罗评论道:“传统教学模式始终在为学生传达一个信息,即他们是废掉的人,或者天生就是不合格的人。这种评价会对孩子们产生深刻而持久的负面影响。我亲眼看到年龄很小的孩子在听到这些令人心碎的评价时,会伤心地落泪或愤怒地反抗。”“废掉的人”这样的字眼我即使作为一个旁观者也是感到触目惊心的,想想我们的家长甚至我们自己在孩子解不出题,听不懂课的时候,会不会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没用”这样的话呢?更过分的话也是说过的。现在想想他们有些画画得很漂亮的,有些唱歌很好听的,为什么脱口而出就给了他们一个“笨”的评价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先辈的话言犹在耳,而我们从教者却大多都不能做到有容乃大,总觉得除了学习,其他的爱好都是不务正业。用粗暴的话语和行动贬低着孩子的爱好,仅仅关注他们是否解出通过重复训练就能解出的一道道题呢。恰恰是这些话语渐渐拉开了学生与老师、与知识的距离吧。
未来的教育应当让孩子去学习那些真正值得学习的东西。我想每个从学校毕业的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我学过的那么多的知识,堆起来那么高的试卷,到底有多少是我真正会在生活中用到的呢?老师家长们都说好好学习,以后考一个好大学。考上大学,然后呢?找一个好工作。这种生活好吗?好。每个沿着这条人生轨迹走下去的人都很开心幸福吗,未必。每个人都是独立独特的个体,为什么要用这种死板的框架框住一个个鲜活的人呢?而我们现在的学校就是一个个大的工厂,为其他工厂输送符合需要的“高材生”,打着“以人为本”的口号,岂不是名不副实?孩子,比起让你成为别人眼中优秀的人,我更希望教育可以让你学会怎么去参与、去实践、去体验、去感受这个世界,让你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书中有一位学生的话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学生就像是“那种一直蹬着轮子转呀转的仓鼠,虽然脚下越跑越快,实际上却是待在原地没有动。我们知道,上学就是一场不得不打的比赛。但比赛规则是你们制定的,不是我们。”你们指的是谁呢?如果这个制定比赛规则的人指的是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什么老师也这么疲惫呢?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儿,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孩子们上学是为了找到自身的天赋和兴趣所在,开发自身潜能,获得充分的教育,从而踏上充实而富有责任感的人生旅途。对于学生应当因材施教,而非一概而论,“有教无类”。
嘉宾点评
美丽的王世煜老师,是一位特别爱思考,做事有想法的老师,她的阅读体会可以说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朱教授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让人成为人,二是让人真正拥有幸福。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有着许多无奈。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评价,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遭遇,尤其是面对未来人工智能社会的挑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处理,
我想,就是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一方面我们要善待我们自己,发现教师职业魅力,做一个善于享受教育生活的人;与学生一起成长,做一个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取的人。另一方面我们要善待学生,把学生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看待,让学生能够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钟振霞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