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励进幕小】栖霞区技术赋能下的小学科学智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成功在我校举办

浏览数量:6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6-17      来源:本站

校园文明1.jpg

2022615日,由南京市电化教育馆主办,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的“技术赋能下的小学科学智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庄小学顺利开展。参加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陈平馆长、应用推广部吴昱寰主任、鄂艳老师、杨静老师,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马冠中博士,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詹继东书记,信息管理处肖索科主任,小学科学研训员高伟老师及全区小学科学教师近四十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分四个环节进行。

_MG_8892.JPG

第一环节,专题分享

活动开始,幕府山庄小学毛小雷校长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学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实践探索,同时感谢市电教馆和区教师发展中心对幕府山庄小学的信任与厚爱,让学校教师能近距离感知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魅力,深度参与并获得技术提升。

_MG_8899.JPG

接着,学校信息中心主任张元霞以《技术赋能下的学校智慧教学及管理应用》为主题做了专题分享。从“数字化校园”升级成“智慧校园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中,学校不断尝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后续将坚持整体推进,全员参与,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探索适合学校常态化的智慧课堂教学实践路径。

_MG_8907.JPG

第二环节,课例展示

第一节课,由幕府山庄小学周文昕老师执教科学课《四季循环》。课前,周老师结合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准备了导学练习。课上,学生使用平板进行及时反馈。整个教学中,周老师手持平板移动教学,与学生互动及时有效。在进行“一年四季正午时影子的变化规律”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独立使用平板拍摄实验现象并提交给教师,供教师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讲评。本节课将各项技术无痕运用于科学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资源,优化了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_MG_8956.JPG

第二节课由南京市金陵小学广志路校区冯云老师执教科学课《地球的表面》。冯老师借助平板给学生展示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幕府山”、“吐鲁番”、“董志塬”等不同的地貌特征,通过在线地图立体呈现各种地形地貌。学生利用平板获取各种学习资料,顺利完成本小组的地形地貌模型制作。本节课,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学生利用资源提取信息的能力。

_MG_8961.JPG

第三环节,专家点评

基于课例,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高伟老师进行了专业点评。他肯定了两位授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尝试性探索,鼓励在场的所有科学教师跳出成熟的课堂“舒适圈”,勇敢跨出技术探索的步伐,不断建构更加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_MG_8988.JPG

南京大学陶行知教师教育学院马冠中博士也进行了简要点评,他表示教师在听课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的是“看课视角”,这决定了每次参加教研活动是否有收获。接着他从“教育技术应用”和“科学思维”两个角度,对两节课分别做了精准指导。

_MG_9005.JPG

第四环节,领导总结

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书记詹继东、南京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陈平分别作了总结性发言。

詹书记表示,幕府山庄小学近几年围绕智慧校园建设开展了系列探索活动,各项平台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也是整个栖霞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今后的区域信息化深化改革中,区校联动,一起向未来,为进一步推进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而努力。

_MG_9016.JPG

活动现场,陈平馆长提出两点要求:一是两节课都充分体现了技术赋能下的课堂教学样态,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探索了自我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正是自2014年以来,南京市开展智慧校园应用和智慧课堂探索的初衷。二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背景,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行动已经开始。对无感知、伴随式数据采集以实现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的探索,也是目前双减背景下我们需要思考与实践的。

_MG_9026.JPG

校训.jpg


Copyright @ 2019 南京市幕府山庄小学   技术支持:南京焦点领动云计算有限公司